1.事务管理
理解事务管理之前,先通过一个例子讲一下什么是事务管理:取钱。
比如你去ATM机取1000块钱,大体有两个步骤:首先输入密码金额,银行卡扣掉1000元钱;然后ATM出1000元钱。这两个步骤必须是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。如果银行卡扣除了1000块但是ATM出钱失败的话,你将会损失1000元;如果银行卡扣钱失败但是ATM却出了1000块,那么银行将损失1000元。所以,如果一个步骤成功另一个步骤失败对双方都不是好事,如果不管哪一个步骤失败了以后,整个取钱过程都能回滚,也就是完全取消所有操作的话,这对双方都是极好的。 事务就是用来解决类似问题的。事务是一系列的动作,它们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,这些动作必须全部完成,如果有一个失败的话,那么事务就会回滚到最开始的状态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 在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中,事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,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。
事务有四个特性:ACID
- 原子性(Atomicity):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,由一系列动作组成。事务的原子性确保动作要么全部完成,要么完全不起作用。
- 一致性(Consistency):一旦事务完成(不管成功还是失败),系统必须确保它所建模的业务处于一致的状态,而不会是部分完成部分失败。在现实中的数据不应该被破坏。
- 隔离性(Isolation):可能有许多事务会同时处理相同的数据,因此每个事务都应该与其他事务隔离开来,防止数据损坏。
- 持久性(Durability):一旦事务完成,无论发生什么系统错误,它的结果都不应该受到影响,这样就能从任何系统崩溃中恢复过来。通常情况下,事务的结果被写到持久化存储器中。
2. Datasource中的配置
<!-- ======== 事务相关控制 ====== -->
<bean name="transactionManager"
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dbc.datasource.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">
<property name="dataSource" ref="c3p0DataSource"></property>
</bean>
<tx:advice id="userTxAdvice" transaction-manager="transactionManager">
<tx:attributes>
<tx:method name="delete*" propagation="REQUIRED" read-only="false"
rollback-for="java.lang.Exception" no-rollback-for="java.lang.RuntimeException" />
<tx:method name="insert*" propagation="REQUIRED" read-only="false"
rollback-for="java.lang.RuntimeException" />
<tx:method name="update*" propagation="REQUIRED" read-only="false"
rollback-for="java.lang.Exception" />
<tx:method name="find*" propagation="SUPPORTS" />
<tx:method name="get*" propagation="SUPPORTS" />
<tx:method name="select*" propagation="SUPPORTS" />
</tx:attributes>
</tx:advice>
<aop:config>
<aop:pointcut id="pc"
expression="execution(public * com.gnc.service.*.*(..))" /> <!--把事务控制在Service层 -->
<aop:advisor pointcut-ref="pc" advice-ref="userTxAdvice" />
</aop:config>
3.说明
该工程属于声明式事务管理,事务管理的主要配置是写在spring的配置文件当中,工程运行时,先加载spring配置文件,通过spring配置文件得到mybatis配置文件,得到映射文件,进行事务处理以及书屋管理.但是这种事务管理方式限制了包的分级结构和函数名的前缀,所以一般情况下,我们使用注解式事务管理